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
一直觉得英语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可是来到语言中心一切真的没有我预想的那样困难。很幸运,我被分到了适合自己的班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身边的朋友真的有几个被分到了比他们程度高的班级。不过,it doesn’t matter, 因为你如果觉得不合适随时可以告诉老师换班的。不知道别的班的状况怎样,不过,我们班的每一个新生都会有一个partner,要知道老师安排partner可是别有用心的,首先,她不能和你是同一个国籍,其次她一定已经在这个班待了一段时间。和中国的英语课堂截然不同,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和自己的partner共同完成课堂练习。而且partner还不是固定的,想来,一周下来我的“战友”已经换了三个了。有说话比英国人还要绅士的韩国男生Jun,有来自西班牙的超级漂亮的Maria,还有来自日本的很可爱的Nobu,连老师都觉得Nobu不是日本男生因为他真的对人很热情。最有趣的是,有好几次问他某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用英文回答我,便在本子上写日文,而最巧的是,虽然日文与中文发英不同,但意思却是一样的。老师不准我们用本国语言说话,我们便只有蹩脚的英文很是艰难的交流,不过,话说回来,语言这东西真是说出来的,一个星期下来,我已经不觉得英语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了。大概这就叫语感吧:) 除了每天上午的英语课,这周的周一到周四我们都有到圣马丁去学平面设计。因为从没有上过这种课程,感觉很新鲜。绝大多数时间老师是让我们自己做一些东西。每进行一项新的设计我就像是被丢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总是从一点头绪都没有到被逼出一些东西来。虽然跟那些学过的人比,我做的名片,海报,地图都很粗糙,也没有什么设计感。但在每一次的设计过程中,在每一次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每一次不断的比较与欣赏他人的作品中总是觉得自己突然间明白了一些东西。拿制作大英博物馆非洲馆的海报来说,当我看到大家的作品时我才突然间意识到为什么我做的一点不像海报而像插画,并不是我画的太滥,而是我把太多的元素放到一张画中。而越是优秀的海报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景物。 虽然来到伦敦的时间不长,但总的觉得伦敦真的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也许它不能给你第一眼看去就很惊艳的感觉,但它有着它特有的内敛,就像伦敦人的穿着,黑色,灰色,也许第一眼看去你会觉得缺乏亮点,但细细品味,却又发现很多细处的美丽。 温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