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寄语: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忙忙碌碌的08年度面试录取工作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与学生们共度的那些时光总是令人难忘。从起初的咨询、问询开始认识他们,到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专业的选择,学院的取舍,材料的准备,雅思的过关,面试的准备,忐忑的等待。。。到最后负笈西渡英伦的时候,已经和他们难舍难分了。最令人难忘的是他们每个人的个性,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是他们的鲜活创意。看过他们的作品,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你会深信不疑:这些年轻人必成大器。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中国必定复兴再起。
展望未来10年,20年以后,将由这些富有自信,而又自知的创意天才担纲中国的服装、产品、媒体、艺术等各个产业的设计与创新,我们的出口品将会凝聚巨大的品牌附加值,我们的国内消费将会健康而又不乏品位,我们的精神将会向上而又恰当愉悦,我们的心态将会平和而又宽容,我们的社会将会和谐而又公平,我们的文化将会延续而又创新。。。
坚定、自信地前行吧,未来属于你们,未来属于中国。
|
张波
2008年12月12日 有感于新一届伦艺学生录取结束 |
申请成功经验访谈
申请者姓名:张儒赫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视觉传达专业 第七工作室
录取专业及学院:平面设计 切尔西学院 MA
面试时间:10月25日
面试地点:伦敦艺术大学·北京代表处 |
|
问卷回答:
1、选择去伦敦艺术大学的原因有哪些?
去英国是为了体会在艺术与商业设计中寻找平衡的感觉,因为这里是最好的平台。我在中国参与好多和北京奥运会有关的设计,包括奖牌设计,然后在张艺谋下的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工作,应该说对奥运会的感觉比较特殊,深刻体会到奥运设计其实就是体现一个民族传统特色的最好机会。下一届的奥运会在英国伦敦,我还想有机会去体验那种那里的有关奥运会的人文设计,去体会不同的视觉艺术。伦敦艺术大学是英国最炙手可热的艺术院校,在那里我可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更充足的研究材料,当然也有更具评论价值的毕业证明,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
2、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的?
2007年的4月份左右我开始联系北京代表处的老师,开始着手准备申请。
3、申请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有什么经验与大家分享?
在这里有些经验可以说一下:首先要抓紧时间把成绩单,毕业证书,学位证明等证件翻译好,要很专业的翻译。然后拿着翻译件来到你的毕业学校去盖章。这是一项很严格而且比较费时间的工作,所以大家要计算好时间。
然后就是抓紧时间做作品集,最重要的是要保留和回忆你每一个作品的SKETCH,因为草图是体现你设计过程最重要的凭据,而申请国外的学校,导师最看重的是你设计的过程,他们不喜欢已经很完美的学生,觉得那样应该没有潜力可挖,恰恰是能记录自己设计过程,有完整草图的学生,哪怕你最后的成品没有想象那么完善,但他们会从你的草图里看到潜力,要知道每个优秀的老师都喜欢接受改变学生的挑战,所以他们会对探讨过程乐此不疲。
|
|
这个过程中北京代表处的老师给予了我很多指导,他们很仔细地检查了我的翻译,帮助我筛选作品集,完善过程,最后整理成册。这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心里很踏实,很自信。
4、申请硕士需要哪些材料,英语成绩是不是要求很高?
我个人总结是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在证件方面:需要成绩单,毕业证书,学位证明的英文翻译件加上盖章。
第二方面,在文字材料方面需要:个人简历(resume),个人陈述(person statement),学习计划(study proposal),推荐信二封(recommendations)当然都要是英文翻译的。推荐信最好二封,如果有工作经历就可以找老师和工作单位的领导分别来写。如果是在校情况下,就找两个老师来写。要注意每封推荐信下要有很详细的机打的推荐者的联系方式,包括邮箱。学习计划主要是你对未来在UAL的学习计划,个人认为要很详细的阐述你的设计作品的想法,不能太抽象,要具体的告诉老师你要做什么,怎么样去做,让对方脑子里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还有就是要写全你的时间安排。
第三方面就是作品集。
5、作品集是如何准备的?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面试官最看重什么样子的作品?灵感来源和过程草图是否很重要?
我是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个人的作品还比较齐全,所以不需要重新再制作修改。然后整个版面的把握调整,加上一些英文翻译的说明。我感觉作品要因人而异,但是总体来说面试官不会喜欢太商业的作品,因为那些东西给人感觉太冷,没有丝毫的人文情怀在里面。还是要有些不完善,或者半成品的东西在里面。当然也不要有过多的作业,因为那些也有点幼稚,应该多放一些自己平日做的设计练习,或者参加的比赛作品。
关于草图的问题在上面已经详细提到。 |
|
6、文字材料当中最重要的是哪部分,学习计划书还是简历或其它?
我觉得学习计划书最重要。至于原因,打个简单的比方:简历是你过去的经历,是英语中的过去时;学习计划是你未来的行动目标,是时态里的未来时,那到底是未来重要还是已经过去的事情重要呢? 答案很显而易见。
面试官会根据学习计划书的好坏而判断这个学生到底有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而自我管理和安排的能力对于一个成功的设计师来说很重要,所以我感觉计划书更重要些。老师不会喜欢抽象,或者只谈大概念,大环境的计划书,因为那些东西不实际,我们还是要从小的设计方案开始,努力的就告诉面试官你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而事实证明,这次也有不少学生因为学习计划书不满意,而耽搁OFFER或者失去了申请的机会。
这里有一点我要特别强调:北京代表处的面试辅导公开课非常重要!一定要尽早参加公开课,一次不行,就两次。北京代表处的老师在学习计划书的准备方面最有经验,他们在公开课上会系统讲解一切文字材料和作品集的准备要领,之后就会针对我的初稿给予细致的指导,不论是结构还是内容,都会给出很有效的意见。这些公开课都是免费参加的,真心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帮助。
7、一定要有工作经验吗?学校中的实习或兼职经历是否算作工作经验?
也有没有工作经验的朋友一样顺利拿下OFFER。我觉得申请本科的经验到无所谓,要说的是申请MA的朋友。我感觉工作经验还是有用的,当然实习和兼职都算经验,因为设计不分那么多工作条件的概念,设计只分你到底设计做的好不好,只要每一个作品和项目你都是认真去做,那每一种经历都是工作经历。当然如果你自信自己在学校的比赛,作业都做的很到位,那也同样不需要太多的工作经验。即使你有多而华丽的工作经历,但是你的作品做的不令人满意,那也于事无补。总之,申请学校,要拿作品和事实说话。 |
|
8、是否参加过面试,是怎样一种形式?面试时面试官主要问了那些问题?
参加过。有一个慈祥和蔼的面试官坐在你面前。旁边会有两个左右的北京代表处的老师陪在身边,负责做记录,或者提供英文翻译。由于面试是不考虑你的英语能力的,所以,申请者可以比较放松的去应对任何问题,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面试官针对我的作品集提问,探讨作品。然后问我对于未来的打算,以及对所申请学校的认识程度,如果不清楚,他会介绍一下我要申请的学校,并且询问去那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帮助。 这些在公开课上都有介绍,所以感觉过程是很轻松的。
9、对将来的发展有怎样的打算?
抓紧时间把一年的MA学业完成,然后看看能不能在英国找到和奥运相关的设计作用。这也是我去英国的目的之一,也是一次探讨两国奥运设计差异的最好机会。 |
|
伦敦艺术大学北京办公室编者按:
张儒赫在校期间和第七工作室其他成员担任奥运奖牌设计,毕业后,又加入了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也就是张艺谋的团队,并接触与开闭幕式有关的平面设计工作。在10月面试中,张儒赫被直接录取到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学院的平面设计硕士。
张儒赫同学在07年就跟北京办公室取得了联系,但是真正开始申请材料的准备应该是在08年的5月份开始进行的。文字材料和作品集经过了多次的邮件辅导和修改,由于学生本人有去欧洲的交换学生留学体验以及参与奥运项目设计的工作经验,可以说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学生,因此,他的申请材料的准备过程也比较顺利和快速地完成了。
张儒赫同学考了一次雅思考试,但是成绩不太理想,只有5分。这离学校的差距还有1.5分。我跟他说,相对于他这样专业方面比较拔尖的学生来说,语言决定了他研究生阶段学习能走多深多远。他非常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并从大连来到北京参加了我们办公室的学术英语培训。
我们也非常开心有这样的一个结果,并祝愿张儒赫同学在伦敦的学习生活达成他所追寻的梦想:利用他为北京奥运会的设计经验参与到伦敦奥运会的设计项目中去,为中英的文化交流做出一份贡献,也为自己获得一份更难得的经历和荣誉。
张儒赫之后,我们将会陆续推出一系列学生申请经验访谈,希望能对今后申请者有所帮助。请大家关注。
学生申请成功经验访谈:
→ 曾若寒—切尔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文凭(GD)室内设计专业
→ 雷旸—切尔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文凭(PgD)美术专业
→ 顾萍实—伦敦时装学院·本科时装管理专业
→ 陈守艾—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本科服装设计专业
→ 张凯怿—切尔西学院 室内与空间设计 研究生文凭专业
→ 纪晓露—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预科专业
→ 于建新—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预科专业
→ 郑文君—伦敦时装学院·时装设计(女装)专业
文字版权归伦敦艺术大学北京办公室,未经授权不得拷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