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 莱斯特之行 以志愿者的身份体验英国


原载人民网教育频道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这是我头一次在英国独自出行到伦敦以外的陌生城市。

我早就想去剑桥和巴斯了,只是碍于一直无人同行,或者说起来很兴奋,啊呀呀,我也想去,可真的到订票的时候总是以我们以后再商量结束,而我是坚决的行动派,所以在琴提出周末到她那里去玩一下时,我很快回答说,好!

其实我跟琴连一面之缘都没有,只是当初来英国之前在人人网上互加了对方,聊了几次,感觉甚好,后来看了她到英国之后写的日志更是觉得这个姑娘心怀美好肯定是个不错的人。而我告诉老爸子则是我是去上次飞机上认识的女孩那,原因自然是不想让爸爸妈妈又在家里干着急,惊呼:啊呀,都没见过面怎么可以去呢?虽然这个行动看起来有些大胆,但是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第六感的,好与坏自己可以掂量。

于是我就上路了,而且这次我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去的,主要吸引我的当然不是去另一个城市散心,而是他们那儿正有个音乐节,琴还帮我争取到了一个可以当志愿者的名额,这样可以积累更多经验并且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

我一出莱斯特火车站还觉得很失望,不是我想象的英格兰中部古老又充满文化感的样子,到处飘着彩旗,周围的房子不旧不新,街上空空荡荡,整一个感觉就是萧条。后来见到了琴和她的室友另一个女孩还和我是长沙老乡,她们人都特别好,吃过饭后,我们到了音乐节志愿者处领了道具。志愿者的工作就是提着小桶满大街找人捐钱,因为这次音乐节的所有收入都要捐给非洲的某个难民国,然后就是协助检查门票。来看音乐节的英国人都非常善良,只要我在他们面前一晃还没有说出什么捐钱之事,他们就主动掏起腰包,硬币丁玲哐啷地掉进桶里,有的还跑过来叫住我们投入硬币。

第一个在室外开始演唱的是一个家庭组合,吹着小号敲着小鼓快乐极了,很多路人都停下来跟着节奏一起舞蹈,气氛格外愉快。但是因为晚上室外太冷了,我们便转移阵地到了一个室内的酒吧演奏场,进去不多久演奏会开始,这一次是摇滚演奏,一开始强烈的鼓点响起就觉得心脏被生生拉着一起跳动,越跳越快,紧接着撕裂的吼叫声又扯开,啊呀呀这哪里是唱歌,完全就是摧枯拉朽的动物式惨叫声,台上那几个乐手不要命地拨动着电吉他,张大着嘴对着话筒不知狂叫着什么,本来空间就狭小,一会我就觉得心脏都快一跃而出了!几只歌结束我们四个女生便夺命而逃,留下欢快的人群还在兴奋地尖叫欢呼着。

我们找到第二个酒吧,看似稍微安静一些,乐手看起来像是学生,这一次比起上一次有了点在唱歌的感觉,我有几次居然还听到了旋律!但是虽然他们的鼓点没有刚才那么强烈了,可是电吉他声这一次还是震耳欲聋,我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了耳膜在随之不停颤动,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居然还把这场演奏坚持听完了,出来后还很勉强说,嗯这一次还不错至少有听出唱什么了。真是不明白这些英国的摇滚,怎么就不能安静地坐在台上唱点儿抒情的音乐让我们享受一下呢?最后一个酒吧还挺有感觉,一个黑人歌手在唱着hip-hop,所有的人群都拥着他,随着节奏人群在摇摆,这场景就像很多美国电视剧里关于酒吧的描写,如果是一个人我可不敢涉足,但是我们四个女生力量强大。之间我们站在大街上商量下一步去向时还被几个很帅气的英国小伙搭讪,其中一个拿着啤酒看似友善地问我:come with us。我第一反应就是,肯定不是好人,还想让我们跟他走,答道:sorry,we do not drink beer。他一笑说is ok,you can order juice,我就干脆头一偏不理他了,不想后来再一说才知道他们其实也是乐手,过几天在某个地方还有演出。即便这样,为了安全我们还是拒绝了与之同行,老土的四个人,哈哈。

晚上活动结束了,回到她们宿舍,我忽然恍惚觉得又回到了中国。她们宿舍四个人全是中国女孩,而且她们系里中国人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一个女孩说她们班上五十人,外国人才五个!!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幸运,以为伦艺中国人算多,和他们中国人天下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之前在国内我认识不多的几个文科来英国的人中基本上都是莱斯特大学的,这个大学的排名还算靠前,看来中国人出来都是扎堆着走。

这天晚上就和琴挤到一张小床上。第二天她带着我在校园里转了下,还真是对莱斯特这座城市不大感冒,既不是很漂亮,又不见得干净,还没什么特色,我开始想念伦敦,还是喜欢那里热热闹闹多姿多彩的感觉。中午琴召集了六个中国女生一起在宿舍做火锅,我这一次感觉彻彻底底回到了中国,大家有来自湖北的河北的山东的,好久没这样畅快地说中文了,看到的食材都是她们从中国带过来的,她们这里还有中国学联,连上个礼拜去巴斯玩,一行几百个人全是国人,忽然觉得有点为她们难过,这样到英国来和在中国又有什么太大区别呢。尤其不可理解的是,她们没有也不想同外国人交流,除了上课看到老师在说英语,其余吃饭做事中学生架逛街都是中国人,感觉和在国内大学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想想自己还挺幸运的,虽然周围也有国人,但是大家都努力地和外面的世界交流着。我们讨论的主要中心点就是英国与中国的差别,历史的文化的,城市的家庭的,原来大家的感觉都一样,这里的生活和以前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讨论了英国所有的长处后我们结论是,能留在英国就太好了!不过我知道大部分的我们一年后还是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去时我一点儿都不留恋这座城市,还是亲爱的伦敦好,只是觉得很幸运认识了琴,我没有想错她,甚至比我预期的还要好,非常优秀又善良的陕西姑娘!

到伦敦火车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走出火车站,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漂亮的维多利亚建筑,小巧而古典的街道,哎,真是太喜欢这里了。

注:关于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请发邮件至:ualbeijing@163.com

返回伦敦艺术大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