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在V&A博物馆 策展人来为我们讲座


原载人民网教育频道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今天我们的课程居然搬到了V&A博物馆,这也是英国最大的艺术收藏博物馆,这半年时间有个展览:power of making,而这次学校竟然请到了策展人Dnial来为我们讲座。

每次看展览我都希望所有的作者背景能够介绍得详细一些,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因为很多后现代的作品个人主义色彩太浓,我们很难甚至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他创作的意图不是我们光看作品就能了解的,正因为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就把作者想要表达的精粹部分忽略了。而这次讲座,策展人就给我们从展览构想到每一个作者的名字,再到筛选的每一件作品一一介绍。他希望这次展览能让人们重新认识并重视到手工艺的力量和手工艺作品的重要,因为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当代,这些珍贵的有人情味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由此我想起前不久去stoke on trent,三百年的英国手工陶瓷厂就这么倒闭了,那真是一件很伤感的事情。由此我又想到,这些手工艺的消失,不仅是少了弥足珍贵的人情味,making这件事情本身能造就卓越的艺术品,那是机械完全不可替代的。

最后策展人还特别真诚地对我们说,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艺术家们能够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而不是不停地购买那些看似华贵实则千遍一律的机械作品。

听完讲座,我们又到一楼重复看了一遍展览,感觉收获又多了一层。

哦,今天在博物馆里我们还看到了艾未未的展览,是顶层的陶瓷收藏区的头一个展厅。艾未未应该是海外最有名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了,虽然我不太喜欢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并没有太多美感而且充满了政治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艺术家太有魄力和勇气了,简直是叫出了某些中国人民的心声。这次他的展览全是陶瓷作品,而他开篇就写道:“我非常讨厌瓷器这种东西,但是正因如此我要更多地去运用它!”据介绍,他的这些作品全是在景德镇做的,蕴含着各自的喻意。还看到他去年创作的大名鼎鼎的葵瓜子,确实和真实瓜子无异,很想顺手拿走几颗,可惜稍一靠近机器就发疯似的尖叫起来了。呵呵,还真把我当文物大盗了。

从博物馆出来时,我同大伙一一分别,然后来到旁边的海德公园,虽然来了很久但还从来没认真逛过这个公园。沿途还经过了驰名世界的Harrot百货商场、世界级的奢侈品聚散地,我是走在路上被它无比华丽的橱窗设计所吸引的,建筑的黑色大理石门上很低调地刻着HArrot,慢慢地才反应过来。今天的海德公园着实让我好好地惊艳了一把。当我穿过马路和两栋建筑时,面前是巨大的草地铺满了厚厚的金色的梧桐树叶,草地里高大的梧桐树上,偶尔还有几片落叶悠然飘下,我整个呆站在原地好几分钟,这场景比电影里还美!走近梧桐叶草地,我贪婪地拍了很多照片,没有一张能描述眼前美的一半。小松鼠在追跑嘻戏着,鸽子也围着我不停地旋转,还有几个英国白胡子老人穿着黑色风衣念叨着从身边走过……而一旁却是热闹非凡的马路,提醒着这里是伦敦市中心。

后来还遇到了一个大叔,我们一起走了一段,聊得挺开心,分别时交换了邮箱。天气凉凉的,现在三点多阳光就非常稀薄了。

Anyway,我流水帐似的记下这么多,还是在电脑没网络只能用手机的艰难条件下,边走边看边写,就允许我的毫无文采,只是同每一天一样,不想忘记这一天的所见所闻罢了,I got something, haha。


伦敦市所有公园里的落叶似乎从来就不曾清扫过,静悄悄的海德公园

注:关于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请发邮件至:ualbeijing@163.com

返回伦敦艺术大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