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在异国他乡过了个完整的中国年


原载人民网教育频道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晚上刚从史阿姨和熊姐姐那儿回来。我觉得自己真是幸福,在伦敦还能过个完整的中国年。

周三史阿姨刚到英国就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周六过来同他们一起过年。我在北京见过史阿姨好几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印象中她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总是风风火火,说话中气十足。但是周六下午到姐姐家,门一开听到阿姨熟悉的声音“逸心来啦”,一转头看到穿着睡衣笑眯眯的阿姨,忽然觉得无比温馨亲切,就像看到亲人一样,跟她拥抱在一起。

姐姐和kaven哥哥的家,挤挤攘攘五颜六色,很八零后温馨小窝的感觉。一坐下来,史阿姨就一个劲地给我端来好吃的,简直是川流不息,刚吃了糖,灵武鸭翅又送到嘴边,这个还没咽下去阿姨又塞来一个大梨子,不停地吃呀吃,一直到开饭。阿姨张罗了一大桌的海鲜,姐姐还开阿姨的玩笑:“妈妈,您这做的也太明显了,我们三个人时您就做两条鱼,逸心一来就做了六条!”吃过晚饭阿姨又递过来她在sainsberry买的曲奇饼,接着又是巧克力之类,吃到我的肚子跟西瓜似的,直到晚上十点还没能消化,真是太有过年的真谛了:大吃!

第二天早晨和阿姨到周围去买些东西,姐姐和哥哥平时工作太忙,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只能趁着周末一觉到中午。有意思的是,英国的星期天政府规定所有的商店只能开门六小时,所以我们走在街上大超市都是紧闭着,开门时间居然到了中午十二点!于是就和阿姨在旁边的星巴克坐了坐。天气真好,天空清清澈澈挂着几丝若有若无的云,早晨斜斜的阳光懒洋洋地撒在我们身上,窗外有个尖尖的灰白色教堂,还有很多白鸽在地上啄食,我们愉快地聊着天。史阿姨赞叹着老爸子是这个世纪好男人,感叹着对英国的热爱。说起来史阿姨真是个超大胆的人,英语只会thank you和hello,第一次来英国的第二天,便拿着张交通地图独自满伦敦地跑。下次老妈来伦敦一定要好好向她取经。其实想一想,这种精神是值得一直都拥有的,如果能把生活所到之处都当成旅游,抱着新鲜玩笑的态度,无所畏惧,放松心情,那你的人生你的每一天,肯定处处都充满了有趣又充实的回忆。而大多数的我们,日子过着过着就容易变得严肃而慎重,失去了最初快乐的嘴脸。

晚上我本来和sha约好了一起去她同学那里吃饭,但是史阿姨和姐姐一个劲留我,我也一拖再拖,和他们一块儿看着pps上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包着饺子,听着阿姨抱怨姐姐擀的面皮太厚了,姐姐教我该怎么包不裂的饺子,打电话给爸爸妈妈爷爷外婆外公,跟遥远的他们说着新年快乐,听他们那边兴奋的声音,二十多年了我还是头一回与家人隔着千山万水过年,终于买到了老妈子喜欢的松露巧克力,也犒劳了自己两件小衣服。

晚上一桌子满满的菜,我的碗里也是满满的,心情也暖得满满的,大家兴奋地碰着杯,开着玩笑,后来因为我实在有事要先走,只能中途离开,挥手告别。阿姨又塞了我一大口袋中国小吃,姐姐把我送到了门口。一路上我都被幸福包围着,我发自心底地感谢他们,愿史阿姨姐姐哥哥有个很称心的2012年。

因为出来的时候已经太晚,去sha那边还特别远,她也担心我的安全于是便直接回家了。其实回来的时候,心情有些难受。这两天在阿姨家讨论了很久如何能让我留下来的途径,结论是基本无望。三个选择:嫁个英国人,投资移民,找到工作。前边两个可以完全排除,找工作也只能找英国人干不了和不愿干的工作,或者我无比优秀被雇主看中,然后排除万难给我解决签证问题。于是有些伤感,坐在回家的车上,199号。路过格林尼治小镇,想起第一次来伦敦住的chulton,恍如隔世,一下子就四个多月了,再过不到十个月,也许我就要卷铺盖走人了。忽然特别羡慕四个月前的小林子,新鲜,惶恐,又快乐地期待着。

刚才sha又打电话过来,心里觉得温暖了不少,有个好朋友能说说心里话互相关心真是不错,一打开QQ,‘哗’地一片声音,好多朋友对我说新年快乐,我就真的快乐起来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一被人惦记就觉得不再孤单了,还有史阿姨,姐姐哥哥他们都太好了,让我在异国他乡有了非常温暖的大年三十。我就是看到老爸老妈那么骄傲的心情,很想满足他们,让他们也能享受一下史阿姨来英国过年的心情,但是想太多也是无济于事,就努力地过好在英国的这一年日子,快快乐乐地完成毕业作品,有个美好的回忆,那么我就成长了。

Happy new year 林子,希望你简简单单,快乐幸福,永远有阳光在背后亮着。

 

注:关于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请发邮件至:ualbeijing@163.com

返回伦敦艺术大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