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第三次换房


原载人民网教育频道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伦敦突然又凉下来,下起了小雨,现在我正坐在窗户边,头靠玻璃,感觉到凉凉的雨点滴滴嗒嗒,像打在后脑勺上。

6月2日起,伦敦举行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官方庆祝活动,一连4日的高潮,欢乐气氛笼罩全英,媒体报道伦敦估计有近600万民众参与街头派对。学校也同时放假庆贺。自从经历了上次看跨年烟火晚会,和同学在人群里暴走十几个小时,精疲力尽才远远看到烟火的小影子后,这回再不想去凑这个热闹,只在南伦敦活动。一个朋友想从另一个城市过来看庆典也被我极力劝阻了。果不然,另一个朋友从北伦敦往学校赶就被困了一下午,地铁停运,桥也被封锁了。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也可以看到欢乐的人们拿着国旗,带着蓝红的帽子,四处都悬挂着英国国旗,还有英格兰的红色横条旗子。

说起来有点郁闷,我这次又再次面临找房子的局面。这次要搬走的原因是感觉男房东想对我图谋不轨,虽然仅限于酒后言语,并没有任何实质性伤害,但还是让我徒生恐惧。为了安全起见,在许多朋友尤其是爸爸妈妈的强烈要求下,我决定要搬出来。其实下这个决定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我实在太喜欢当下这个房间,每天早晨醒来拉开窗帘都觉得自己幸福呆了,偶尔的不开心,外边的树儿鸟儿小狐狸,还有灿烂的阳光,总能痊愈我偶尔出现的小小伤感,唉,这里真的算得上是治愈型的绝佳环境了。

从决定换房子那刻起,我首先在网上发布广告,索搜房源,爸爸让我找中介,我是考虑过,太范围太小,一家家地问询也很费时间。事实证明在伦敦找房子,通过网络还是比较快捷的方法。这一次我对房子的要求非常明确:安全,便宜,能走路上学,全是女房客,最后一个条件是房间里要有阳光。后来连续看了四次房子,第一家格外便宜,一对印度夫妇出租他们楼上的小单间,从窗户上可以看到我们学校,但考虑到他们有两个小孩,晚上可能有点吵,不利于安心学习,而且房子周围感觉有点不安全,就断然放弃了。

第二家房子价格也格外便宜,离学校稍远。因为学校周围房源很少,这个房子广告连图片都没有,介绍也非常简短,我一个人贸然就跑了过去。那一片无比荒凉,一股秋风吹下落叶的冷清感,房子也非常简陋,周围所见都是面目冷漠的黑人,俨然觉得自己已经身在非洲,要不是房东是个女性,我真要爽约了。在等待她来的时间里,看着宽大的脏脏的马路,我忽然觉得特别凄凉,有一种毫无归属感的失落,而他们的房间也是阴暗无比。后来跟着热情的房东一边礼貌地看房间的设施,一边搪塞地呼和着,最后找了个借口逃也似的出来了。

第三家,位置非常理想,两分钟到学校,而且门口就是公园,房东是来自俄罗斯的单亲妈妈,与她26岁的儿子一起生活,家里有一只老狗,两只黑猫。房东还同意让我爸妈暑假来伦敦时住在这,各方面条件好像不错,但从那走出来后,我和May才觉得那房间的装修气氛异常诡异,有种邪教的感觉。整个房间是暗红色的墙壁,墙上有一条巨大的蛇作为装饰,房子里有股陈旧的味道,而我找房子找了这么久,很是急燥,极度渴望安定的心情,居然想干脆住进去得了,还好May力劝我再看几家比较一下再说。
   
而前天在朋友的陪同下,看了第四家房子。离学校走路二十分钟,门口也是公园,价钱便宜,才450镑,本月20日起租。这是英国本地人的房子,安全没问题,房主的母亲和另一位女性住在里边,家里有一只大花猫,房间也有阳光,一张大大的双人床,足够我们一家三人躺在上边,一切都很满意,跟爸爸在QQ上交流后,当机立断就定了下来。今天就跑过去交了押金。再过半个月,我就可以搬进我在伦敦的第三套房子了。

终于在bank holiday这几天,把房子这件大事定了下来,这样之后的几个月我就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毕业创作了。时间过得真是太快,一下子就蹿到了六月,新一批的同学就要陆续来报到了。唉,突然就想起来中国的一句名言:光阴似箭。

对了,我想给新来伦敦的同学提个醒儿,如果提前来读语言班的话,最初的几个月最好还是申请住到学校宿舍,尽管贵些,但安全。这样可以尽快地适应环境,交到许多国际朋友,也不那么孤独。可以利用语言课后一个月的假期来找到合适的房子。如果是女生的话最好找全部是同性的房子,并且在定下一个房子之前,一定要和新的房东室友沟通好,坦诚说明自己某些生活的不良习惯,清楚了解双方不能忍受的东西,因为任何一点摩擦都有可能成为日后被迫搬家的隐患。

希望这次的新住处,不会再让我失望了。 (作者:林逸心系伦敦艺术大学在读研究生)

注:关于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请发邮件至:ualbeijing@163.com

返回伦敦艺术大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