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我眼中风情万种的巴黎


原载人民网教育频道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早就想着在留学期间要去巴黎和柏林看看,这次趁着老爸老妈来英国的二十几天,我请了几天假,真的陪着他们来到了巴黎。 现在越发觉得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之大,之前去的西班牙,我曾经把它梦想成了电影,结果是现实与想像的碰撞。而这次的巴黎之行,在来之前就听到好多声音在耳边:巴黎很脏,很乱,小偷很多,没人愿意说英语。因为时间紧迫我什么功课都没做,拎个包就怱怱赶过来了,近距离地感受这个艺术之都。

巴黎给我的第一印象果然并不太好,天气比伦敦燥热,机场的标志很不清晰,我问了五六个工作人员,才在一个不起眼的侧门口找到我们需要乘坐的巴士。从机场开往市区的路上,四处可见散落的垃圾,衣着整洁的流浪汉也不在少数。我不禁纳闷:这就是艺术之都巴黎吗?


站在老佛爷购物广场房顶的天台俯瞰巴黎全景

巴士很快进入市区,探头一望,窗外的巴黎好像突然就换了一副面孔,黄色雕花的楼房,闲散的街边咖啡巴,古老典雅的教堂,闲散的街边咖啡馆, 一下子好像就把我们拉入了天使爱美丽的电影。 四十分钟后,巴士停在了巴黎歌剧院广场边的小巷里,起眼一看,巴黎是暖色调的,完全不同于伦敦的清冷调,又不像西班牙那般野性奔放,它有一种特别闲散优雅的情调,许多人随意坐在广场的台阶上,鸽子四处飞着,咖啡厅里的人微笑着看着路人。再在耳边加一点香颂, 就完全进入这个味道了。


和老妈手拉手在塞纳河上,阳光灿烂

头一天我们到宾馆已经是近傍晚,老爸老妈还在倒时差,他们俩还真是不错, 听我说前两天倒时差最有效果,硬是忍着不睡觉,一 直坚持到欧洲晚上的十一点才休息。而同爸妈一起才发现自己一年下来,确实改变了不少,比如爸妈完全接受不了西餐或者不够好吃的中餐,而我已经习惯了冰冷的只为填饱肚子的三明治,和非常糟糕的中餐外卖。


第一天我们去了凯旋门,香榭丽舍大道,埃菲尔铁塔,以及老佛爷百货商场。
站在卢浮宫前,老爸镜头下兴奋的我

巴黎是一座可以步行的城市,我们从旅社出发,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凯旋门,一 个小时后又来到了埃菲尔铁塔,最喜欢这种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感觉,以后每次回忆起某个地点,就会有心理上具体的距离。巴黎真是太美了,我一直忍 住不愿说,总觉得伦敦应该比巴黎美,但是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闻着分不清是香水的香味还是鮮花的芳香,整个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转到塞纳河畔,清澈的河水,两岸古老的建筑在阳光下很是耀眼,我不得不感叹,巴黎的建筑确实比伦敦美太多了,整个 城市风格非常统一,建筑很是大气,看不到一座高楼,每一座房子都被精心设计过,精致的窗台,圆形的转角,雕花的墙壁,有时候一转角,发现整面墙都是绿色植物。

巴黎实在是太美太美了,每一瞬间我都觉得自己走在电影 里,难怪历史上有这么多艺术家在这里寻获灵感,这样的环境建筑,让这里整个变成了一 座艺术馆。巴黎美女非常多,我们坐在街边,忽然就有一个穿着红裤,花衣大沿帽的女郎摆着细腰,闲闲散散地盈盈走过,背景是米色的宏伟建筑,我们的头也像钟摆一样被吸引了过去,整个巴黎给人的感觉就是优雅,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一种迷人的情调。巴黎人得知我们是中国人,会主动友好地向我们说:谢谢,你好!这让老爸老妈很开心。昨天晚上,我们走在铁塔周围,想去香榭丽舍大街看夜景,但我不知道该怎么用英文说这个街名,正准备翻出地图指给别人看, 老妈子直接冲了上去,对着一位穿警服的法国人说了句 "xiang..xie..li..she",他竟然一下子反应了过 来,说了一句香榭丽舍的法语,给我们指了方向, 把老妈乐得不行。

勤劳的老爸子则给我们抓拍了许多照片,一路走来很有明星被追踪的感觉,看着老爸老妈沉醉的样子, 衬着这巴黎的背景,我也觉得无比满足了。一家人 能这样走在巴黎的大街上,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也许多年以后我们还会再来,还会站在塞纳河畔, 但是那时的心情和此刻肯定有天壤之别了。


与施瓦辛格半米的距离,激动地按下快门

昨天很有趣的小高潮是,我们经过巴黎歌剧院后的小广场时,看到一家宾馆门口聚满了人群,各个高举着摄像头,我们也凑着热闹上前去,十分钟之后,居然看到了美国影视巨星施瓦辛格走了出来!我一下子溜到了最前方,距他只有半米不到,他很有风度地对着我的镜头点头微 笑,然后钻进了黑色的小轿车里,最搞笑的是我看 到他居然没能立即反应他是谁,只觉得是巨星,很兴奋。和不懂电影的老爸老妈讨论了半天也没有结 果,回到旅社在网上把脑海里打斗影星的名字检索,回头对老妈咆哮着:啊呀,居然是施瓦辛格!当时真应该一拍他肩膀说,我知道您很有名,但是麻烦您告诉我您的大名是...?

晚上吃过简单的晚餐,回到宾馆,我去地铁站见了之前在伦敦认识的葡萄牙朋友Andre,我也是刚得知他在巴黎工作,其实跟他并不太熟,只是觉得这样凑巧的机会不能错过。我们一起去了地铁站边的小公 园,一直聊到夜幕降临,Andre是个很葡萄牙式的男 生,活泼健谈,笑容灿烂,爱喝啤酒,本来是做软件工程师,但后来又转行学了摄影。欧洲人的生活真是自由,因为没有签证限制,大多年轻人都可以去很多国家,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和工作。而我们呢,办一次短期旅游签证都要等个二三十天,还往往被无理由拒签,有时我就在想,究竟是我们没有把握好机遇,还是机遇原本就不可能垂青于我?

夜色渐深时,我们走出公园。回旅社的路上,夜晚里的街道特别安静,桔黄色的路灯照亮着静静的街道,清新得很。地上是小石子马路,在灯光下微薄的反着光,连过路的 车辆都很少,好像整个城市都空了,只剩下我们在走着聊着。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电影Before Sunrise,天亮之前,里边的气氛,是我最向往的氛围,那是维也纳的午夜街头。而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和眼前的巴黎比起来,太过于煽情了,巴黎,好像是更清醒的。

每个人对巴黎的视角都会不一样,这是我再一次体会到的,旅游最大的好处不仅仅是看到某一处风景, 而是在这陌生又期待的环境里,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眼中的巴黎,明白了世界不是别人嘴里说的那样简单。巴黎,有的人看到了垃圾,有的人看到了小偷,有的人幻想着浪漫,而我看到的巴黎,有些缺憾,有些不足,但更多的是闲适浪漫,风情万种。

 

注:关于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请发邮件至:ualbeijing@163.com

返回伦敦艺术大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