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人民网教育频道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
刚刚从希斯罗机场回来。总说机场是个伤感的地方,但是我从来都没在那里感觉到什么强烈的情感。不过今天还是有点异样。 天刚亮我们就起了床,拉着昨晚打理好的五大包行李,匆匆忙忙往机场赶。一路上,老爸老妈反复地叮嘱着学习生活的事,我一个劲地点着头。到了机场,忙着给妈妈办理购物退税手续,问询、填表、签字,好像一切都按了快进键,连进安检也是急匆匆的,最后,我们一家在进站口紧紧地拥抱,告别,然后踮着脚往里看,爸爸妈妈在大门前回过头来使劲向我招手。我一转身,停住,抬头看着上边黄色的小飞机标志:depature,突然,就被某种空空的情绪包住了:整个英国,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回到家,看到桌上还有老爸泡发又来不及吃的一碗黑木耳,床头是妈妈昨天为我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 爸爸妈妈这次到欧洲来探亲旅游,让我觉得既开心又遗憾。来之前一个多月我就在计划着,等他们来,我想领着他们去泰晤士河坐游船,坐著名的伦敦眼,去regent‘s park,去剑桥,去巴斯,去布莱顿,结果呢,从巴黎和柏林回到伦敦后,我就一头栽进我的毕业展里,整日忙得连觉都没睡好,只有昨天才抽了点空,陪他们去了趟regent’s park。这段时间好像也发生了很多事情,心情跌宕起伏,有时高涨得整个人简直要飞起来,有时低潮到尘埃底下去了。还好有爸妈在,每天都像我心灵辅导师一样,变着法子教育又开导。让我从一个个小情绪里走了出来。而现在我终于可以清净几天,终于可以好好地陪着爸爸妈妈到处走走了,他们却要回国了。二十多天就这样草草地过去,好像某种生活突然结束了,某些日子再难回来,不免就有了一种淡淡的伤感。 其实我很想多给他们做几次饭,尝尝我的伦敦手艺,但是自己时间实在不够,每天晚上九点才从学校疲备地回到家里。爸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管束我,任由我的发展,只是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在今天他们离开伦敦时,我才似乎真正感觉到,爸爸妈妈不再会是支撑我走在这个世间的全部力量,我真的要独立了,完全的金钱和心理上的独立。我要像在巴黎和柏林一样,主能地承担责任,带领我们一家人,走到一个更好的地方。 在伦敦的这些日子里,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个十二个平方的房间里,拥是拥挤,但挺有意思。老爸每天早上帮我做好午饭,然后他们俩独闯伦敦,居然从来没有迷路过,每次都自信满满出门,高高兴兴回家。老妈子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了,已经会用简单的英语问路购物,昨晚还主动邀请我的房东到中国玩,哈哈。我的土耳其房东一家真是好人,也特别热情,这么长时间竟然不骨收爸爸妈妈一分钱的房租水电费,平日里还不时送一些她们的美食给我们品偿,临走前还送了我爸妈一个珍贵礼物。他们告诉爸妈,在英国,就将她的家当成自己的家,她们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我。事实上,他们真的是我来英国后真正感到亲近的外国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想我一定要永远地记住她们,记住这个给我温暖的伦敦的小家。 而上个周一个周的布展,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想应该是来英国之后,压力最大收获也最大的一个周。这里的研究生教育就是一切必须自己动手,比如这次毕业展,学校除了提供部分工具和设备外,任何环节都要我们自己去完成。从来没摸过锯子的我,居然在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自己做了两个漂亮的大灯箱。而我的展区需要采购木板、灯带、磨花玻璃、羊毛布料等等,爸爸妈妈语言不通,没法帮我去买,我只能通过电话和手机地图满伦敦地跑,经常夜不能寐,生怕自己在最后的哪个环节失误了。好几次我都在想,干脆多出点钱找外边的人帮我订做好了。还好,最后自己总算坚持了下来,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展台和灯箱,给了自己满满的成就感。 不过现在想来,这个成就感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周五那天是布展的最后期限,简直快要急疯了,临近傍晚,我的展板还没能满意地钉到墙上,老师过来帮我出主意,好朋友过来帮我钉钉子,直至最后一秒钟,完成了所有的东西。连端详的时间都没有,就被保安叫了出去。其实上一周学到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情感的一面。值得反省的是,在无比焦虑的情况下,同学们一个个跑过来帮我,而我自己光想着自己的展览效果,竟然没有顾及到好朋友还没有完成,看着她难过得抱着头痛哭,心里也非常难受,毕竟她帮过我,而我却没有去主动帮助她。其实,我本来是个真诚的人,也愿意帮助别人,但是在那种焦虑心境下不自觉地就乱了阵脚,用爸爸妈妈的话说就是很自我,很自私。现在我才体验到,她们是多么好的值得珍惜的朋友。我也希望这许许多多的挫折让我尽快地去成熟,我要从这每件小事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是我一辈子需要努力的事情。 以下是我和爸爸妈妈在柏林墙下的合影,作为这次爸妈欧洲之行的纪念。 注:关于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请发邮件至:ualbeiji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