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从伦敦回到了阔别一年的老家


原载人民网教育频道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坐在从伦敦回上海的飞机上,一进舱门便感觉已然到了中国,葫芦丝的音乐,满目的中国同胞们,偶尔点缀几个英国人,觉得心情好像瞬间又回到了一年前。

我乘坐的是伦敦当地时间12月13日21:00希思罗至上海MU552次航班,11多个小时后,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徐徐降落,晚上21:30又转乘上海至长沙的MU5341次航班,晚上23:00点抵达长沙黄花机场。一出航站楼,老远就看到了接机的爸爸妈妈,我飞快地推着行李车,紧紧地拥抱着老妈老爸,他们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一家人终于又团聚在了一块。回到家里,吃着老爸早就准备好的热腾腾的湘菜,这个画面当我还在英国时就多次想起,每每都是口水直流,觉得自己幸福得不行。

毕业了,回家了,我的心情呢?并不太激动,也不难过,也没有要和伦敦永远告别的感觉,好像总认为,不久之后,我或许还会回来。这一年里,尤其是后边半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不说惊心动魄,至少也是终生难忘。总觉得这一年待在英国,酸甜苦辣什么都品尝到了,生活充满了那么多的可能性和未知性。现在要回家,本来应该高兴的,却怎么也提不起神来。整个飞行途中,我都昏昏沉沉地睡着,满脑子都是伦敦生活的画面碎片。

回家刚看到人民币的硬币和纸币,我都有点反应不过来,大脑还停留在英国的系统里,英镑硬币的种类太繁多了,我摆弄了一个月才搞明白,现在看着中国的一块硬币,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英镑的十便士,它们长得太像了。面对熟悉的家,面对几乎没动过的我的房间,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布娃娃,挤挤攘攘地坐满整个床头,衣柜里有我一年前整理好的衣物,就连写字台上摆设的小什物也一个不少地静静地立在那,朝着我看,飘窗上则是爸爸特意为我种植的七八盆微型小花卉,看着这一切,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只感觉好温暖,也好亲切。

第二天收拾自己的屋子,把行李箱里的物件一件件拿出来,它们还是英国的气味,我贪婪地嗅了嗅,觉得并不好闻,那个国度是什么在吸引着我?纯净空气?艺术氛围?友好的人们?还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可能性期待?反正,那是一个地方,就算我生活在了最糟糕的南伦敦区域,就算我知道那里的人情其实并不怎么温馨,但我还是爱上了她。伦敦好像每天早晨清凉的空气一样,若无其事地存在着,我看到了,也感觉到了,或者不经意间,她都在那里,用许多细小的美好,一点点地感染了我,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感受,慢慢地浸入内心。或许更多的,我是喜欢在伦敦的那个林子,喜欢那种永远走在路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小林子。

在收拾房间时碰到了好多旧物,觉得心里砰砰砰地触动了几下。东西很多,我短暂的生命好像被分成了一段一段,每一段都很珍贵,都想留下来,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我是这样一点点走过来的。看了小时候的日记,觉得,哇,小时候的我怎么是那样:胆小,孤独,内心抗拒外边世界的小女孩,面无表情,但是情感无比丰富。那个时候我会因为一个将要得到的小娃娃欣喜若狂,睡不着觉,看着这些小杯子小娃娃,他们都是被我深情注视过的,好像都精彩地活着,但是现在占满了厚厚灰尘。
看着这些东西,好像变成了一幅幅发黄的旧照片,画面喀擦停在了某个瞬间。这些特定的瞬间一定要在十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突然浮现,才会让你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虽然我走的很慢,但毕竟我是经历了,成长了,现在也越来越成熟了,并且我相信,今后的自己一定会更加美好,我对自己发誓,无论今后做什么,无论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变成一个美好又勇敢的人。

回家好几天了,哪里都不想去,伦敦的这一年给我带来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想说的也很多。面对亲朋好友,都不知从何说起,觉得情绪太饱满,简直就要溢了出来,可到了嘴边,又没有几句,只是淡淡地说,我在那边,挺好的。

在伦敦的日子每天都晃荡在外边,风里来雨里去,从来就没有好好地休息过。现在想好好收心,过会儿淡淡的日子,喝茶,做饭,看书,写字。晚上好好地陪陪爸爸妈妈喝喝茶,聊聊天。然后,找个时间,去一趟北京,那儿有一大堆孤朋狗友,我们早就在QQ里约好,这个月末,不见不散。

 

注:关于在英国的日子里――林逸心留学日记 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见请发邮件至:ualbeijing@163.com

返回伦敦艺术大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