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感情的城市,一个自由而不激烈、保守而不顽固的国度--寒假班曹琳琪感想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内容

2013寒假班学生感想:
1. 一个充满感情的城市,一个自由而不激烈、保守而不顽固的国度--曹琳琪
2. 体验英伦21天--胡佳玥
3. 学.食.住.行--梁颖芝
4. 记忆里的伦敦21天--胡予譞

 

中国传媒大学 曹琳琪

在刚开始考虑出国留学的时候,设想过很多在不同国家学习的场景,看过了很多作品之后还是选择了英国。但留学毕竟不是能够随意决定的事,身临其境和想象还是差了很多,再加上专业还不能够确定,所以决心去英国看一看。

这个团队里有很多将来想要去英国留学的学生,大家有着相同的背景,很多成了日后还在联络的朋友。

到英国刚见到房东的时候都很紧张,觉得在中国学的英语都忘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去跟他沟通,好在房东为人很热情。和大部分的外国人一样,他也对中国很好奇,喜欢学一两句中文,这其实对我们双方的语言能力都有锻炼,我们为他用英文解释他不解的中文词汇,他也会在交流中从我们困惑的表情看出我们在有些地方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并非常乐意地为我们解释。

在那里的日常生活很充实,每一天都安排得很满。上午会在UAL的语言中心上课,在来上课的路上,可以顺便体验一下伦敦的“地铁早高峰”,等了好几班车都上不去的事情不只会在北京的一号线发生。英语课是英国人授课,所有的对话只能够用英文,班上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不同的文化在这里都变得谦卑,为沟通打破了界限。

每周会有两天下午在UAL的学院上专业课,这不仅是了解相关专业的好机会,还可以跟老师交流自己的作品,得到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还是在CSM上Fashion课的时候,由于教学楼内的水管出问题,我们不得不离开教室,这是老师突然提出了我们可以去附近的咖啡馆边喝下午茶边上课的建议。在咖啡馆,我们就着AMAZING TEA(我们给它临时取的名)听着AUDREY老师(山本耀司的设计师)讲她的的工作经历,我们把自己对未来所有的困惑一气儿地投给了老师让她慢慢为我们解答……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除了上面写道的那个充满收获的“意外”,其他的课程也都富有实践性,视觉营销课程的老师带着我们去欧洲最大的购物商场去看橱窗陈列,室内设计的老师为了给我们更多的灵感带着我们去看家具展览……


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

除去正常的上课时间之外,还参观了V&A、Tate等博物馆,这些地方早在国内上课的时候就有听老师专门讲过,其展品的精致与其他相关设施的用心良苦都让人心神向往。


Tate

当然,在伦敦令人沉迷的不只是这些已在世界有名的建筑,她的街道、她的绿茵、她的静谧的流水让人满眼望去都是景,促人想象。想要留在一个城市的理由有很多,其中包括生活需要的一切和在生活之外能够想象的空间,然而那里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

“自由而不激烈、保守而不顽固”是徐志摩先生的原话,这也是当初他从美国转学到英国的重要缘由。尊重人权又不过度自由,英国人找到了一个在此之中平衡的点。他们在生活中透露出的细节都能让外来人看出他们的性格,这些性格中有些能让人感到温暖,有些能让人感到感性,这对于我们都是享受。

 

相关链接:

伦敦艺术大学“艺术+设计”寒暑假体验班正在热招!

 

返回伦敦艺术大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