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思想家--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Jane Rapley

原文刊载于《虹 Madame Figaro》2005.05

很难想象面前这位笑意慈祥、言语温和的老人,正是当今时尚界最犀利、最张扬的天才设计师John Galiano、Alexander McQueen的导师,原中央圣马丁学院时装设计系主任,现任中央圣马丁学院执行院长,国际知名的时装设计教育家。在过去的36年里,Jane Rapley一直投身于艺术设计教育,执掌圣马丁之后,更令这所权威的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国际时尚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产业链上输送人才的重要一环。在某种意义上,Jane Rapley对当今时尚走向的影响力比独立的品牌、媒体、集团还要大。与这位时尚舵手面对面谈“时尚”,的确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在她的眼中,“时尚”并非漂亮的衣服和高跟鞋,而是关乎艺术、思考与激情。

MF(《虹 Madame Figaro》):作为时尚发源地的中央圣马丁学院院长,您怎么定义“时尚”这个词儿?
JP(Jane Rapley以下简称JP):“时尚”是一种趋势。生活向前走,我们总是有许多许多潮流,美食的潮流、穿衣的潮流……它是一种有关品味的选择。“时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会是一样的,对我来说,“时尚”的服装潮流必须要很实用,当然漂亮很重要,但是衣服最重要的功能是能保暖,不是吗?而许多才华横溢的设计师通过设计服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哲学,这是更有趣的一件事情了。

MF:对你来说,一个杰出的设计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什么是成功的关键?
JP:当然是想象力。想成功的话,设计师本身必须非常有天赋、有激情,还得很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而将自己的天才变成现实的设计,让世人认同的能力也必不可少。

MF:最近,许多大品牌纷纷迎来了它们新的设计总监,您怎么看待这些设计师的交替?
JP:这种现象是非常健康的,设计师就像凡人一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品牌工作,当他们到达生活的另一个阶段,转换是很必然的事情。我们昨天谈起了Pheobe Philo,她为Chloe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生活总在不停地发展,结婚生子,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她的审美与价值观也都发生了变化。生命充满了各种可能,所以变化是非常自然而健康的事情。

MF:作为一位时尚教育家,面对新学生的时候,您会看重哪些方面?
JP: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总是考虑很多,我需要看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最重要的是激情,和那种对于未知的渴求与探索。他必须要懂得吸收,善于思考,勇于尝试,必须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有时,我们评估一个学生要参考他的作品,有些人很沉默、害羞,但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激情和特别的想象力。如果你够敏锐,你能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他的思想,甚至是他的家庭背景、他母亲的形象、他的优点与缺点……

MF:您对中国的设计师有所了解吗?
JP:遗憾的是,我对中国的设计师并不算了解。我较了解的设计师是香港的刘玉莲,她擅长设计婚纱礼服,她很注重细节,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年轻的叶明子则很敏锐,设计的衣服时髦而独特。

MF:那您如何看待在中央圣马丁学院的中国学生?
JP:我们现在有许多中国学生,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大约有25~30个,在伦敦学习很昂贵,中央圣马丁学院也没有为中国学生设定奖学金,所以这并不是件易事。

MF:中国风目前是活跃在时尚设计中的元素,许多设计师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中国元素,我们在时装周当中也看到了许多亚洲面孔,您怎么看这股东方热?
JP: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我15年前去俄罗斯的时候,他们生产许多非常民族感的衣服,很漂亮,但是他们还没学会如何将这民族元素变为时尚潮流,时尚界需要新鲜、现代感强的东西,这些民族元素太原始。亚洲元素,乃至中国元素也是一样,设计师需要将这些本土化的东西转变成时髦的、现代的新鲜元素,简单的穿一件民族服装不是时尚,将民族的改造成时尚的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就像John Galliano,他在世界各地旅行,吸收各地特色,将之巧妙地解构、转换、融合,最后设计出非常耀眼的作品。

MF:既然您提到了John Galliano,能透露一下您最中意的设计师吗?
JP:我最喜欢的设计师是Balenciaga,哈哈。不过说到当代的设计师,John Galliano和Alexander McQueen都非常棒。John Galliano拥有不可思议的迷人想象力,而Alexander McQueen则更现代感,他们都非常聪明。我个人最感兴趣的设计师是Hussein Chalayan,他是设计师中的设计师,他是个思考家,他不关注时尚潮流,他关注衣服本身,他通过设计来表达自己的复杂的社会观点、政治观点与其它复杂的观点,这使他更像一个“时尚哲学家”,他总是在问问题、思考,他其实更像一个艺术家。而Martin Margiela也非常独特,他的设计中心并不在衣服本身有多美,而是一种概念与精神的解构,也许可以说是一种艺术。

MF:圣马丁所在的伦敦是公认的创意之都,但不可否认伦敦时尚周的影响力正在下降。
JP:是的,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这关系到时尚产业方方面面的事情,在巴黎,一切都令人感到很兴奋,媒体记者们也总是高度关注时尚界的一切,伦敦的媒体则希望报道一些新鲜的事情。时尚中心从伦敦转移到巴黎和纽约,我们不能指望它总是一成不变的,人们需要更新鲜的设计。尽管伦敦的时尚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伦敦仍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它有许多年轻的设计师,在未来的2~3年里,我们也许就能看到他们带来的全新设计。这些新鲜面孔需要时间去成熟和发展。

MF:相较巴黎或米兰的时尚在商业方面的成功,您觉得在这方面,伦敦欠缺什么呢?
JP:我认为是本地时尚产业的结构决定了商业的成功与否。英国没有大型的制造工厂去支撑时尚产业,大公司总是购买设计师的作品,而不会直接谈与设计师本身的合作。我们的订单由欧洲或亚洲的制衣工厂实现,我们也没有美国那样灵活的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约制了伦敦时尚产业的发展。

MF:您任职中央圣马丁学院院长期间,您的目标是什么?
JP:我们计划更多地在时尚产业内开拓,与艺术家合作等等,但最重要的是继续维持高水准的教学质量。另外,我还准备在印度和中国投资开办两个创意中心,为本地的设计师提供帮助,也为双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伦敦艺术大学新闻活动→英伦异域传真

返回伦敦艺术大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