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艺术大学
伦敦艺术大学北京硕士预科课程-课程侧记

★北京硕士预科班活动侧记:2012年2月

随着新一轮面试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来到伦敦艺术大学北京代表处预约面试,准备面试,参加面试。每天我们都能够看到同学们忙碌的身影。硕士预科班的同学们也是一样,一边积极地准备着自己的作品集,一边努力的备战着雅思的考试,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

刚刚到达北京代表处的Jonathan Kearney,是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硕士数字艺术(Digital Art)专业的导师。同时他也是此课程—北京硕士预科班的课程导师。在为期一周的行程里Jonathan会集中为即将参加3月底面试的同学们进行作品集的指导。由于Jonathan同时也是数字艺术专业硕士面试官,预科班的同学们能够在面试之前,集中的接受面试官的指导,机会非常难得。

在课余的时间,我有幸同Jonathan关于课程进行了一次交流。Jonathan很健谈,很直接也很幽默,还会说一些基本的中文,偶尔交杂在句子中的确让人忍俊不禁.....

 

★访谈实录: ★北京硕士预科班活动侧记:2012年1月

本周末,伦敦艺术大学LCF研究生院院长Roy Peach教授在伦敦艺术大学北京代表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硕士专场面试。代表处人来人往,激动、兴奋、紧张、喜悦都写在同学们的脸上,面试的同学们都带来了精心准备的作品集和很多的成衣作品,把代表处挤得满满的,气氛十分热烈。

硕士预科班里有四位同学是准备要申请时装设计和时尚纺织品专业方向的,所以我们特意安排这次Portfolio Review希望能够在作品集的准备和研究方向的把握上帮助到同学们。使同学们能够在接下来有限的几个月课程里,研究目标更明确,作品集更丰富且有针对性。非常幸运地,在面试最后一天我们的四位同学和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同时硕士预科班的讲师Sandra也一同参加了讨论。

当天的面试进行下来非常辛苦,时间表排的非常紧。Roy是个和蔼,亲和的教授,脸上一直保持着温暖亲切的笑容,虽然经过了一天的工作,但是并未休息,很快我们的讨论就开始了。四位女生把各自的作品集和Sketchbooks都展示出来,Roy耐心地逐个进行讲解。从时尚纺织品设计到时装设计,从研究方向到调研过程,从作品集到Sample Book,从效果图到实物图都一一的进行了评估。两位时尚纺织品设计的同学通过和Roy的交流,更清楚了自己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各自设计风格的阐述方法。同时,在作品集上,Roy也给出了非常细致中肯的建议:一定要根据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所申请的专业方向来进行页面内容的选择和取舍。申请时装设计的一位同学的作品集得到了教授的肯定:系统,有序,具针对性,具个人风格。

整个研讨的过程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仔细地倾听。最可贵的是,几个同学很积极的提问,希望得到最有效的,最符合自身情况的建议。除了在作品集方面的指导,在Sandra的提议下,Roy还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和参考资源。Sandra也会在接下来几个月的课程中有所提及和讲解。

同学们对这次的小组辅导非常满意,Sandra也认为这样直接同面试官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申请之前,同学们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方向的调整和作品集的丰富,同时对于讲师的日常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我想,我们会尽力帮助同学们争取到这样的机会,特别是在不同艺术领域的辅导,以便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参与进来!

★北京硕士预科班活动侧记:2011年12月

12月的北京,虽然还未飘下雪花,但是在被冷空气包裹的城市中行走还是会让人有些瑟瑟发抖。当落日的余晖在玻璃窗的尽头消失,这个城市夜晚的大幕也便迅速落下。此时,城市中的一切便成了剪影,在6层教室中的大玻璃窗上,同那些细碎的灯光不经意地,似有若无地描绘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作为伦艺代表处的一名老师,我很荣幸能够认识到那些心怀梦想的同学们。他们热情,执着,坚强,简单,腼腆,可爱,在这样一个季节给伦艺的教室带来了活力和温暖。大教室中,每天几个小时的课程就是每天几个小时的共处,几个小时的聆听,几个小时的讨论,几个小时的交流,几个小时的分享。MA预科班的同学们每每来到这里,都仿佛参加志同道合老朋友们的定期聚会,轻松且平实。

此次,来自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的Ken Wilder,是室内与空间设计专业的系主任。在2天的课程中用轻松幽默的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丰富的讲授内容,实用的创作技巧和精彩的作品展示。从对切尔西MA课程的介绍,到如何才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获得宝贵的面试机会,再到面试的方法和技巧,最后到作品集的准备,大量生动实用的信息吸引着同学们,每一位同学都在认真的做笔记,细致之处,还会积极参与发问讨论。细心的Ken每每到重要亦或复杂之处总会放慢速度或停下来,体贴的令人感动。

Ken讲授的内容清晰易懂且细致到重点。在讲到作品集(PPT)的完善时,页面的布局,作品的顺序,每一类图片的大小、尺寸和放置都有所涉及,甚至页面背景的颜色选择也成为了一个被讨论的小话题。在一边旁听的我,时而也有跃跃欲试想要参与的冲动。教室中时而安静,时而热闹,时而严肃紧张,时而充满笑声。当提到面试技巧和应对部分时,同学们都安静地听着Ken的讲话,随时记录着每个重要的信息。我想,能够直接同有着丰富作品集评判经验的Ken面对面进行对话和讨论,参与PPT一对一指导这样的机会的确很难得。执着,或许是同学们给我的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感受。

坐在教室里,看着一张张可爱的面孔,有时我会想:我羡慕他们能够怀揣梦想,我感动于他们无畏的执着,我更敬佩他们忠于自己的梦想并为之而努力的勇气。也许,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编写着自己的故事。它,时而激烈,时而平淡,时而婉转,时而直白,而那些有梦想贯穿的章节,最终才往往最让人难忘。

 

返回首页 课程相册 学生反馈 学生画廊 蒋礼之伦艺北京硕士预科侧记一 蒋礼之伦艺北京硕士预科侧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