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
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
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Wimbledon College of Art
伦敦艺术大学
 
伦敦艺术大学寒暑假体验班--2013年暑假班圆满归来

2013年暑假班圆满归来

如果你有怀旧的情节,你应该去伦敦。
如果你有fashion的情节,你应该去伦敦。
如果你有贵族情节,你应该去伦敦。
如果你是后现代主义者,你应该去伦敦。
如果你是当代艺术膜拜者,你还是应该去伦敦。

伦敦,不知道该用多少形容词去形容,总之无论你是哪种人,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感受到自己在天地之间的存在。因为没有人特意的在意你,做好自己就OK。

2013年的暑假,注定是一个精彩而不可忘怀的暑假,因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1位小伙伴一起参加了伦艺的暑假班。在伦敦,我们每天有惊喜,每天有发现;在蓝天白云下,我们穿梭在伦敦的各种街头,小巷,咖啡馆,周末市场,地铁,沉浸在街头的艺人各种表演和音乐中;在伦艺的各个学院的设计课堂上,大家惊叹大学的各种硬件软件设施,教学理念,并和老师们深入的探讨着诸多艺术问题。4周里,大家感受着一个来自西半球的不一样的国度,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教学,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我要离开温暖的家,离开舒适的校园,背井离乡,去一个陌生的,连语言都不通的国度去生活去学习去体验去旅行?或许我的答案是,不可思议的风景在最远的他乡和最幽深的心底,而我们之所以要离开现存的温暖去地球的那一边,是为了去见识那些风景,那些人群,那些文化,让自己的认知更豁达,更深刻,未来更有所作为。

到达伦敦的第一天下午,时差都顾不上倒,我们先去认认路吧,不然明天早晨去哪上课怎么回住处都不知道,速速认识地铁图会坐地铁是必须的。

英国最最普通的住宅,带花园,我们每两位同学会住在一个人英国人家里,提供早餐和晚餐,如果幸运,家里还会有个洋娃娃,可以和你一起玩。而这种房子绝对比北京5环以外100平米的房子便宜。

大英博物馆,我们怎能错过,大家都happy的不得了,我问为什么这么高兴?有人说能看见木乃伊,干尸和死亡之书。哈哈,脑袋里顿时想出的是90后的小朋友真的很不同。

第一节的视觉营销课程在伦敦时装学院上,气质老师把大家领到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购物中心去画草图,美丽的老师,年龄看起来不小,但是超级有气质,大家都喜欢她的不得了,恩,漂亮气质是王道。

圣马丁的服装设计立裁课堂上,这两个姑娘一定在PK,是要cosplay一下吧。圣马丁的教学方式是很特例独行的,如果你还深陷在国内的教学方式中,等着老师叽里呱啦给你讲一堆,你只想用现成的耳朵听一下,那对不起了,持有刚才心态的同学如果你到了圣马丁一定活不下去,因为在圣马丁,讲求的是独立,个性,自信,主动,创意。

温莎城堡的郊外。这张照片是有故事的,话说我之前来这里的时候都是一片绿绿的草地,低低的白云,蓝蓝的天,而且不会有一个人在这里,特别开阔和舒服,所以我想把小伙伴们带到这个我心里的秘密圣地玩一下,结果当我们到达时却傻了眼,一片黄色的枯草,但是白云蓝天依旧。寻找了一下原因,原来是今年伦敦太热了,很多地方的草都被晒死了,所以导致了眼前的一片枯黄,没关系,我们依旧很happy,依旧美丽,看看我们谁跳的高?

话说刚到剑桥,其实这张照片后面并不是什么著名的国王学院,康桥,而是一个最普通的没有任何名气的一栋建筑,不知道我们的小朋友们为什么乐的不得了,看看青春的大家多麽生动。

TATE,看见大师的作品不奇怪,因为到处都是。而逛美术馆,千万不要想一口气一个下午逛完,那样你会觉得很累,而且走马观花,之后的印象会很薄弱,我自己最理想的方式是不要有什么计划,看到哪是哪,累了去咖啡厅里休息一下或者去露台看看风景或者干脆回家,等有力气了再来。

 

“星期天下午布莱顿海边的黑镜党”,每人一个大墨镜,于是我们理所应当的成了黑镜党,这一群青春活力的黑镜党先玩海滩,再去吃海鲜喝啤酒,最后还去了海上游乐场,眼看天都黑了没火车了,叫都叫不走,据说有人玩的乐不思蜀已经准备好了玩到深夜并先不回伦敦了。顿时我都惊呆了,走吧,亲爱的们,我们回伦敦,你不走,我揪着你走,安全第一。

这是我们的毕业照了,回想这四周,工作日的每天我们都在学习和参观,周末每天都在探索和进步,所以大家辛苦了。最终要结束这个夏令营了,难免有些伤感,不过默默的想一下,如果再来还是很欣喜。

总之,我们的暑假班活动开办了很多年,每年大家都是收获丰富,不仅仅是英语提高了,设计理念开阔了,我觉得更多的是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眼界变得开阔,而眼界开阔了思路也就不狭隘了。暑假班寒假班每年都会发生一些趣事,在伦敦,大家不曾留下什么,却满载着黄金记忆和感想回国,期待着再去。

 

以下是同学们的感想:

陈端仪:

来伦敦2周了,刚来的时候,很不习惯这里的生活,饮食,也不会自己坐地铁,一切感觉很别扭。。。

每天去早上早早起来赶地铁去上课,下课回去。渐渐熟悉的伦敦这个古老的大城,慢慢自己也会坐地铁,也会买东西,也会问路,到一个人可以随意去逛街也不怕不知道怎么回去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更加有能力去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在这深入的伦敦人们每天的生活,不再是个走马观花的游客,我提高了更多我原本没有的东西,每天和人们的交流,尤其在一些化妆品店的时候和店员的交流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在学校,老师每天都在讲英语有多重要,我现在才明白说不出来的感觉。。。每天与人们的交流,感觉在英语方面有所进步,不再是以前需要很认真才能听懂的程度,而是变得很随意。

   

迟晓飞:

第一个星期到伦敦觉得每天每天都过得特别的慢,可能是因为各种不熟悉吧。在我学会坐地铁的那一瞬间,突然心情变得不同了。现在已经过了两个星期了,第二个星期过的飞速,简直像闪电一般飞逝了。星期二上了圣马丁的课,我整个人都蛮紧张的。给了老师看了两张我的作品集的图,很无情的被说了不足的地方,虽然在学校的小世界里我可能做的还不错,但是跟最好的的距离还是很远。不过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还是得到了最权威的意见
这边好多小店开的专注又专业,他们的设计,卖的东西,都给了我很多启发。以后的世界里,存在了回忆里面。 随着了解的深入,就有更多想去的地方,好多博物馆和画廊都没看完,想看的戏太火爆也没买着票。好多想去的地方没去,内心有点焦急。

   

潘玥含:

伦敦是个艺术氛围极好的城市。一是由于其众多不同主题的博物馆、画廊分布在各个地区,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再到当代艺术,伦敦囊括了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的艺术精品。雕塑、绘画、瓷器、金银饰、民俗手工艺品、装置、影像、声音作品玲琅满目,每个大型博物馆都需要数天的时间才能全部欣赏个遍。更不用说频繁的特展主题展,能满足人们任何的对艺术文化的渴求。市民们也十分乐于同家人朋友一道在闲暇时前去观看展览,并对作品讨论一番,这样的文化着实让人喜爱。二来是星罗分布的诸艺术院校,UAL、Goldsmiths、Royal College of Art、Royal Academy of Art等,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设计了经典红巴士、绘制了地下铁壁画、街头地标,城市四处可见艺术设计感强烈的景色,让人不禁赞叹其浓郁的人文气息。

 

>> 伦敦艺术大学2014寒假班正在热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青龙胡同1号歌华大厦B620
电话:010-8418 6722 / 6733 / 6755 / 6788 / 6799
邮编:100007
E-mail: admin@arts.org.cn
网址:www.arts.org.cn
微博:伦敦艺术大学北京办公室
微信:ualchina